为进一步推动气道管理技术的发展与进步,5月16日至17日,由皖南医学院主办、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麻醉科承办的“国际气道管理高峰论坛”在我校滨江校区北区举办。来自美国及国内10余所医学院校的麻醉气道管理专家、学者及我校师生150余人参加大会。
学校党委副书记、院长姚应水教授致开幕词。他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指出气道管理作为临床医学中的关键环节,在急救、麻醉、重症监护等多个领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姚应水表示,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临床实践的日益深入,气道管理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与机遇,此次论坛旨在搭建一个国际化的交流平台,让国内外专业人士能够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共同推动气道管理领域的进步,期待在气道管理领域中可以出现更多中国方案。

学校党委副书记、院长姚应水教授致词
武汉协和医院姚尚龙教授致词,强调气道管理对于保障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意义,充分肯定了本次论坛对于促进国际医学交流合作的积极作用。希望通过举办高水平学术活动,进一步提升我国在气道管理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水平,同时也加强与国际同行的沟通与协作,为全球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他希望国内外麻醉同行关注皖南医学院,关注学校麻醉学科的发展。

武汉协和医院姚尚龙教授致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柴小青教授指出,气道管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环节,贯穿多个临床场景。精准有效的气道管理能够确保患者呼吸顺畅,降低因气道问题引发的各类并发症风险,为后续治疗奠定坚实基础。相信通过此次高峰论坛的举办,能够进一步推动安徽省麻醉学科相关领域发展,携手推动气道管理领域的发展与进步,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医疗服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柴小青教授致词
我校第一附属医院陈永权教授代表麻醉学科发言,表示此次国际气道管理高峰论坛在此召开,既是对相关工作的信任与认可,更为我们提供了向专家学习交流的宝贵契机。气道管理作为临床医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多个领域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环节。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气道管理的理念与手段不断革新,但全球范围内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次论坛以“气管管理”为主题,旨在搭建一个分享前沿研究成果、探讨技术难点、共谋学科发展的交流平台,坚信各位专家的思想碰撞与智慧交融能够为此次气道管理高峰论坛注入新的活力。

我校第一附属医院陈永权教授致词
此次论坛围绕气道管理的基础研究、临床实践、新技术应用等多个专题展开深入研讨和交流,分专题报告和主题讨论两个部分。专题报告中,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国内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学者,围绕困难气道管理的技术创新、多学科协作模式、人工智能(AI)应用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展示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未来方向。主题讨论中,与会学者深入研讨,妙语连珠,涵盖了“完善困难气道定义”、“人工智能是气道管理的终极方案还是挑战”、“如何讲好麻醉故事”、“如何概括麻醉学核心医疗技术”四个专题。

专家讲座(一)

专家讲座(二)

论坛合影
此次“国际气道管理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彰显了气道管理在全球医学领域的重要地位,也为各位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交流合作机会,推动了困难气道管理的标准化与创新化发展。未来,我校将继续深化国际合作,助力气道管理领域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型,为患者提供更安全、精准的医疗服务。(杨帆/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