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秋风送爽、硕果飘香的金秋季节,由基础医学院医学生物学教研室吴志浩研究员组建的“精准医学”科研兴趣小组恰好走过四个春秋。
自2016年成立以来,“精准医学”科研兴趣小组依托“肿瘤微环境研究室”,开展肿瘤相关的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研究为基础,围绕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定位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打破本科生仅作为实验室“小帮手”的传统观念,注重“科研主人公”的培养模式,着力培养“研究型本科生”,开展“文献学习-小组讨论-科学选题-合理探索”的规范式科学实践训练,鼓励本科生独立完成从课题设计到项目管理的科学研究工作。在此过程中,极大提升了本科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探索的科学研究精神。
四年来,通过积极探索“研究型本科生”的培养模式,指导老师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以进一步提升“精准医学”科研兴趣小组的实际效果:一是丰富成员组成,发挥不同学科优势。面向不同学院、不同年级,每年通过定期招募、双向选择形成6-8个课题小组,以高年级带低年级的团队形式进行科学研究。培养方式充分考虑到医学本科生的课业情况以及自身专业知识储备情况。二是开展第二课堂,及时答疑解惑。为帮助本科生了解所做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学会分析实验过程中所犯的不必要错误,吴志浩老师经常利用晚自习和节假日时间,以课堂形式充分讲解基因克隆、q-PCR和CHIP等实验原理。三是定期召开组会,拓展科研视野,解决实验问题。为进一步让同学们适应科研节奏,及时归纳总结,实验室定期召开组会,让本硕同学轮流进行相关文献解读,并就实验结果与问题展开讨论。吴志浩老师在此过程中,会结合自身专业,根据目前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把文献相关的各个知识点做详细阐述,并引申到临床具体应用上;同时“精准医学”科研兴趣小组鼓励本科生自己撰写大创项目申请书,通过与指导老师不断讨论、不停修改,全方位提升本科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研究能力。四是亦师亦友,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考虑本科生对重复枯燥的科学实验抗压能力相对薄弱,吴志浩老师在课余、节假日及寒暑假都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进餐、运动,并经常组织团队参加课外活动(如春游、爬山、参观博物馆等),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鼓励本科生公开展示和表达自己观点,让所有成员感受到科研大家庭的氛围,也拉近了老师与同学之间的距离。
通过四年来的不断摸索,“精准医学”科研兴趣小组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先后指导本科生获国家级、省级大创项目和校大学生科研资助项目20项,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15篇(二类以上11篇,单篇IF最高7.9),2020年前三个季度,以本科生为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SCI文章3篇:黄滔(临床医学院)、周兴路(检验学院,并列第一)等,Cancer Science (2020),IF=4.966;谢强(药学院)、朱站站(药学院, 并列第一)等,BBA- Molecular basis of disease (2020),IF=4.352;董琪(临床医学院)、周辰康(检验学院,并列第一等,Cell Communication and Signaling (2020),IF=4.344)。
“精准医学”科研兴趣小组的成立,开启了我校“研究型本科生”的新生代培养模式。为此,学校和学院为“精准医学”科研兴趣小组的发展提供了必备的支持,如实验场地和仪器设备等,逐步改善了实验条件;兄弟学院“启明星”、“新起点”等兴趣小组的成功经验也为“精准医学”科研兴趣小组制定“研究型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奠定了基础。展望未来,“精准医学”科研兴趣小组将继续以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组建以青年教师为指导教师的创新型团队,为社会培养满足时代需求的当代医学本科生。
日常活动
部分研究成果
(魏慧君、曹玉祥/文、图 应斌、侯东晓/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