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台简介
安徽省衰老相关疾病基础研究与转化重点实验室于2012年经省科技厅批准成立,最初名称为“活性生物大分子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主要围绕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生物活性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开展相关研究。2024年7月,根据省科技厅要求完成重组。实验室围绕国家和省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要求,面对我国人口老龄问题,结合实验室原来的研究基础,聚焦衰老相关疾病开展基础研究和转化。以神经退行性疾病、肿瘤、糖脂代谢性疾病等临床问题为导向,以基础研究为突破口,以成果转化为目标,形成“基础-临床-转化”的研究和转化模式,服务我省科技创新发展重点领域中的生命健康领域,助力将生命健康产业打造成安徽省新兴产业。
二、研究方向及研究特色
重组后的实验室聚焦衰老领域的基础研究和转化,主要研究方向有三个: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基础研究与转化 主要开展血液样本痕量神经退行性疾病标志物检测新方法的开发及对神经退行性病发病机制,神经细胞死亡及再生机制的研究及抗神经细胞死亡药物的遴选和验证。
表观遗传与肿瘤的基础研究与转化 研究衰老诱发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关键信号分子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重点定位参与肿瘤基因激活表达、肿瘤转移的EMT/MET新分子,探明其作用机理,并积极推动新分子的临床应用转化。
代谢性疾病的基础研究与转化 专注于糖尿病肾病机制研究与治疗转化,探索糖尿病肾病中炎症、纤维化的重要发病机制,筛选相关信号路径中的关键靶点,并以此开发高效安全的小分子药物及生物单抗,旨在攻克炎症与纤维化难题,阻止糖尿病肾病疾病终末期发展。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功能简介
围绕分子生物学相关实验需求设置了不同功能分区的实验室,包括分子互作分析室、核酸扩增检测室、蛋白检测成像室、流式测定分析室以及荧光显微观察室。配备的设备仪器可供科研人员进行完整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如围绕蛋白质及相关功能作用进行如蛋白分离纯化、细胞-蛋白相互作用亲和力测定及相关生物活性分子结合能力分析;进行核酸扩增及定量分析;进行western-blot蛋白免疫印迹相关实验,包括蛋白提取、定量、电泳、转膜、显影;利用流式细胞术对细胞或其他生物粒子进行多参数、快速的定量分析或高速分选高纯度单个细胞;利用荧光标记与成像系统结合,进行荧光观察及对组织切片或贴壁细胞进行单细胞或均质细胞获取及纯化等。

蛋白纯化系统 高端分选流式细胞仪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全自动激光显微切割
四、主要成果
重点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4项,国家部委科技计划2项,省部级项目98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163篇,主编专著14部,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获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主办国际论坛1场,国内学术会议10余场。
授权发明专利清单
序号 | 授权 年度 | 发明专利名称 | 专利申请号 | 专利所有 (专利权人) | 发明人 (完成人) | 专利转化情况 (许可、转让、其他) |
1 | 2019 | 用于预测糖尿病肾病临床发病易感性的糖肾指数读盘 | 201920954343x | 皖南医学院 弋矶山医院 | 高家林 | 其他 |
2 | 2019 | 糖肾指数读盘 | 2019303287524 | 皖南医学院 弋矶山医院 | 高家林 | 其他 |
3 | 2021 | 一种改良酚抽提总RNA的方法 | CN201710714793.7 | 皖南医学院 | 徐蕾 |
|
4 | 2020 | 皖江联盟糖尿病肾病患者全病程数据分析系统v1.0 | 软著登字第6901279号 |
| 高家林 |
|
5 | 2020 | 皖江联盟糖尿病肾病患者管理队列数据采集系统v1.0 | 软著登字第6900857号 |
| 高家林 |
|
6 | 2020 | 皖江联盟糖尿病居家检测跟踪监护系统(医生端)v1.0 | 软著登字第6905193号 |
| 高家林 |
|
7 | 2020 | 皖江联盟糖尿病居家检测跟踪监护系统(患者端)v1.0 | 软著登字第6905168号 |
| 高家林 |
|
8 | 2020 | 皖江联盟糖尿病肾病智能分级管理系统(患者端)v1.0 | 软著登字第6892497号 |
| 高家林 |
|
9 | 2020 | 皖江联盟糖尿病肾病智能分级管理系统(社区端)v1.0 | 软著登字第6905154号 |
| 高家林 |
|
10 | 2020 | 皖江联盟糖尿病肾病智能分级管理系统(医院端)v1.0 | 软著登字第6905169号 |
| 高家林 |
|
11 | 2020 | 皖江联盟糖尿病肾病管理智能评估系统(患者端)v1.0 | 软著登字第6891464号 |
| 高家林 |
|
12 | 2020 | 皖江联盟糖尿病肾病管理智能评估系统(社区端)v1.0 | 软著登字第6891353号 |
| 高家林 |
|
13 | 2020 | 皖江联盟糖尿病肾病管理智能评估系统(医院端)v1.0 | 软著登字第6905114号 |
| 高家林 |
|
获政府科技奖清单
序号 | 获奖年度 | 成果名称 | 完成人 | 奖励名称及等级 |
1 | 2022年 | 乳酸作为信号分子在调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新机制 | 吴志浩、张志坚、杨辉、黄滔、魏慧君 | 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
五、主要成果介绍
1.制定发布驱螨相关行业团体标准
2022年底,本学科与山东九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联合制定的《日化产品驱螨、抑螨和杀螨性能的评价方法》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实施,该团体标准是我国日化行业首个衡量日化产品驱螨、抑螨和杀螨性能的标志性文件,有利于规范市场有序竞争,提升公众消费信心,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在业界引起了较大反响。受到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的报道。

2.乳酸在调控肿瘤细胞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代谢重编程使肿瘤细胞选择有氧糖酵解作为能量来源的主要方式(Warburg效应),这个过程导致了肿瘤微环境中大量的乳酸蓄积。近年的研究发现肿瘤外乳酸的蓄积与肿瘤患者转移率增高及生存率降低密切相关,但乳酸导致患者不良预后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传统上乳酸一直被认为是肿瘤细胞糖酵解所产生的“代谢废物”,而最近却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被重新提出。本项目就乳酸作为信号分子如何调控肿瘤发生发展展开了一系列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乳酸在肿瘤免疫逃逸、癌前病变细胞逃避衰老、肿瘤耐药及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具体分子机制。

光修复酶领域的突破性研究
2021年度,徐蕾教授通过紫外线照射诱导环丁烷嘧啶二聚体(CPD)和DNA中6-4光产物的形成,它们可以分别通过CPD光解酶和6-4种光解酶直接进行光修复。这一类名为铁硫细菌隐色素和光解酶(FeS-BCPs)的新型6-4种光解酶,被认为是所有光解酶及其同源物隐色素的祖先。这一突破性成果被发表在杂志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影响因子16.24。

2022年5月27日,徐蕾教授团队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 (IF=17)在线发表题为“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prokaryotic 6-4 photolyase from Synechococcus elongatus with a deazariboflavin antenna chromophore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描述了细长聚球藻中的另一种光修复酶,它属于铁硫簇-细菌隐色素和光修复酶 (FeS-BCP),是原核 6-4 光修复酶的亚型。这种光修复酶被命名为 SePhrB,它可以有效地光修复 DNA 中的 6-4 光产物。